
宋代雕塑动物,宋代雕塑动物图片
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宋代雕塑动物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宋代雕塑动物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宋代雕塑的特点是什么?
宋代雕塑(公元960~公元1279年)宋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,市民阶层壮大起来,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。
因此,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呈现出世俗化,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,取而代之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。
雕塑创作手法也趋于写实风格,材料使用上更加宽泛,其中彩塑较为发达。
五代开始,中国经济重心向南转移,艺术发展的重心也开始南移,其中著名的石窟造像有:宋代四川大足石窟造像和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,也是宋代石窟造像的代表。宋代雕塑的特点是写实成熟、细致严谨,充满世俗气息,并且对人物内心刻画细致入微,富有个性,受文人艺术的影响。风格文雅大方,但气势不足,这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。
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侍女塑像是宋代雕塑的典型代表,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的阴柔之美。
在当时与宋代并存的是辽和金,他们继承和学习了唐和宋的雕塑特点,但仍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,尤其是辽代的彩塑,民族特色极浓。
辽和金佛教雕塑方面的成就也达到了极高水平。
沙县卧佛的历史?
沙县卧佛最早形成于北宋。
据传名臣李纲被贬沙县时在此山中遇定光古佛化身的僧人点化,后遂得以被重新启用,时人根据这故事在洞天岩李纲遇僧处凿就古佛卧像,可惜此造像在五十年代建设鹰厦铁路被毁。
现存卧佛造像是1992年11月吉日择淘金山巨岩,延请惠安工匠历时16月天雕塑而成。卧像长38米、宽10米、高11米,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石雕卧佛;其身后的山群中有约4公里长的山体仿若一尊绿色大卧佛,山与佛浑然一体。
鼎上的动物头是什么?
是饕餮。
自宋代以来,铸铜鼎雕塑,这种纹饰称为饕餮纹兽面纹又多见于镌刻在青铜鼎上面。以鼻梁为中线,两侧作对称排列,上端一道是角,角下有目,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,目的两侧有的有耳,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,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,精工铸铜鼎,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。
宋代花灯介绍?
宋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火药、指南针、印刷术等重***明,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宋代文学艺术也开创了全新的历史时期,元宵灯节、灯会也是科学文化的一种载体,自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据《燕翼贻谋录》记载:“太祖乾德五年……诏令开封府更放十七、十八两夜灯,后遂为例。”这就将唐代开创的元宵灯节的放灯由3天增加为5天,元宵游观之盛前所未有,城乡张灯之广遍及全国。连小集镇元宵张灯也要在土地庙前扎小鳌山。朝廷对士民观灯更持鼓励的态度,规定:凡来御街观灯者,赐酒一杯。宋朝元宵灯会时间之长,规模之大,景观之瑰丽,灯具之奇巧,又跨越了前代。宋朝元宵张灯,其代表作是鳌山灯。鳌山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海中高山。据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:
渤海之东有大壑,其下无底,中有五山,常随波上下漂流,天帝令十五巨鳖举首戴之,五山才兀持不动。
宋代元宵灯节,京城、州府普遍以这一传说立意,设计大型鳌山灯组,其构思既与传说关联又有变通,大型鳌山造型通常为一只或数只巨鳖背负山峦,山上荟萃千百盏华灯,还有山石、树木齐备,点缀以佛、仙、神的雕塑、绘画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雕塑动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宋代雕塑动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ustiers-corsets.com/post/56168.html发布于 2024-09-03